English

上海:知识经济春潮涌动

1998-04-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实习生 高文 本报记者 谢军 我有话说

今年“两会”期间,无论是江泽民总书记还是朱(钅容)基总理都特别强调了“科教兴国”,几乎是同时,上海就出现了企业界竞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热潮,这意味着上海的企业界已经意识到,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开始与科技界联手抢占新时代的制高点。

最先实现科技界与企业界紧密合作的是上海新黄浦集团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具有雄厚的教育科研力量,10多年来科研硕果累累,仅理科经鉴定的科研成果就达431项,其中国际首创或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有230项,获部委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的有355项。然而,复旦却缺少足够的资金与灵活的经营策略,致使大部分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新黄浦集团拥有87亿元的资产,是上海房地产业的龙头企业,但本身没有什么科研力量。

和以往的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不同,此次新黄浦集团斥资巨大,一上来就是1亿多元,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企业极不情愿地在科研单位再三恳求下出几万、几十万元的资助性质,这是一种真正的资本投入。这次合作,新黄浦承认复旦大学以技术入股占30%,并在新公司的总股本中划出10%以干股的形式直接给予主要科研人员,特别盘出300多套价值1.2亿元的高档现房给复旦用于解决科研人员的住房困难。

对于双方这次的合作,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此次合作实现的是生产要素之间的交换。房子是一种资本的观点早已被世人所接受,但知识是一种资本的观点却未被普遍接受。新黄浦拿房子现货来换复旦的知识‘期货’,这种‘实’与‘虚’的交换,精彩之笔是新黄浦预先承认了知识也是一种资本,并且帮助复旦实现这种知识的价值,尔后双方利益共享。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双赢。”而新黄浦集团总裁吴明烈则用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国外的投资家用资金买未来,我们也是如此,此次是买了一个肯定会下金蛋的鸡,等它生蛋,再帮它孵化。”

上海梅山集团董事长张思明则认为高新技术是一座“金矿”,为了开掘知识金矿,上海梅山集团又一期投资5000万元与中科院上海细胞研究所合资组建上海梅山生物技术公司,使该所一项现代生物医药成果由实验室进入临床,有望为晚期肝癌病人带来新的生命曙光。这项成果自80年代中期在实验室初获成功后,历经10余年却始终难于产业化,其中的主要原因与复旦相同:缺乏资金与管理经验。这项课题的负责人,中科院上海细胞所博士生导师谢弘教授说:“作为科研人员,我们迫切希望凝聚着自己心血的科研成果能够及时转化形成产品,造福于社会。”10余年未圆的梦,新成立的公司终于替他圆了。上海梅山生物技术公司目前已利用前期1700万资金建成了全国最先进的中试及生产基地,并在10多个国家申请新药成果的专利。董事长张思明算了一笔帐:中国每年肝癌发病为几十万人,细胞所的成果一旦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无法估量。而用于申请国际专利的几十万美元看似昂贵,申请成功将拥有20年的知识产权保护期,其价值更为巨大。

紧接着华东理工大学与上海太平洋(集团)公司又在3月30日正式签约,共同组建“上海华理环保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开发和生产用于制服汽车尾气污染的高科技产品“三放尾气催化净化装置”。

在上海具有如此远见卓识的远不止新黄浦集团、梅山集团和太平洋(集团)公司这几家,诸如上海市住宅总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联合推出的“脑力健”最近已被批准为国家新产品、上海家化集团与4家高校院所组建实验室、上海电气集团与上海市农科院共同推进温室工程国产化等等,越来越多的上海企业家已将目光投向高科技领域,加入了抢占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制高点的行列。

企业界竞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热潮在上海出现不是偶然的。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一再告诫全市企业界、科技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个数字,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上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个达到3000美元。世界银行曾经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把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高收入四类。依照他们的划分标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95美元到8900美元的为上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那么,上海现在处于上中等收入地区的下限。如果按照产业化划分,上海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后期。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发展阶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走过这个阶段,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像南美的阿根廷,由于没有解决好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徘徊不前,从1982年开始,整整用了10年时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从3000美元达到4000美元。还有巴西、智利这些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后,由于很多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经济就停滞不前了。

一些专家对近期上海出现的产业界纷纷投资高科技的趋向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合作不仅使转制中的科研院所得益,同时也为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大中型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论及知识经济话题时,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农业社会,谁拥有土地,谁就拥有财富;工业社会,谁拥有资金,谁就拥有财富;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的知识多,谁就能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今天世界经济的竞争,是知识经济的竞争。上海要努力成为我国知识经济的基地之一。中国如果出现‘比尔·盖茨’,希望首先出现在上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